今天是腊月二十三,小年。
你家供完灶王爷了吗?包饺子了吗?炒了几个菜?放鞭炮了吗?窗外隐约中还有依稀的鞭炮声。晚饭后一家人到楼下放了几个烟花,可太冷了,赶紧上楼,闻着冰凉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,呵~,对,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,思绪不禁回到自己小时候的那天……

过了小年就算进年根了,家家户户置办年货、打扫卫生、蒸包子馒头、包饺子、杀鸡炖肉…,而做为孩童的我们,自然也要帮家里干点活的,因为:考的不好。如果没拿到三好学生奖状,那整个寒假就惨了,多干活少说话还得随时准备挨训;就算拿到三好学生奖状,挨训肯定能少些,但也不敢“忘了自己姓什么”,毕竟“那**考的比你还好”,还是偷摸去大街上找小伙伴玩吧,毕竟在家里没有快乐,大气不敢喘,就怕做错事说错话。
死、完了、没了等等类词语是万万不敢说的,虽然这个时候不会再挨打,但有时候不挨打比挨打还难受,懂的都懂,不懂也不解释了。
厢屋中墙上挂的报纸卷的土鞭炮最响,比那大地红要过瘾很多。每次都忍不住偷偷去拆几个,揣兜里拿盒火柴就往大街上跑,没几天就见那长长的一挂鞭炮就剩下小半截。等爸发现时,两眼一瞪:“不好上着学习,光知道耍”,我就知道,今天肯定不能出大门口了,把已经皱巴巴的寒假作业从书包里拿出来,才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
小时候,其实并不喜欢过年,没有奖状是一回事,规矩多且容易忘又是一回事,还有得跟着大人上祖坟、守岁、拜年…
上完祖坟回来的路上曾小声问二叔(不敢问爸和爷爷,不想找刺挠):
那坟里埋着谁?
——俺爷爷,也就是嫩老爷。
他老人家是干嘛的?
——不知道,嫩爷爷很小的时候嫩老爷就没了。
其实我并不关心这个,我是心疼上祖坟时放的那挂鞭炮,拆开能放好久呢,就被一根火柴噼里啪啦的败霍了。
至于守岁,那真是困的不行啊,可过了零点还要跟在大人后面煮饺子祭天,跪在冰冷的地上,听爷爷在前面念叨“东海龙王南海观音西方如来北方大士收钱使”时总偷偷用手在地上摸索,毕竟刚放过的鞭炮碎屑中总有几个漏网之鱼,用手一捏如果是软的就算了,硬的才是,这样第二天就又有的玩了,也不枉熬夜到现在了。

至于拜年,那更没意思了,那些老头老太太还总愿意问:发(着)奖状了嘛?
每次都愿意走在队伍后面,让老爷老嫲看到谁谁家的孩子来了,就行了。纯粹为了应付差事。可不拜年,除了怕被父母骂,还有一点就是没地方去,大街上是万万不能久待的,毕竟来来往往的叔叔大爷婶子大娘大哥大嫂一会儿一波,辈分不一样,只看年龄有些不知道该叫啥,万一叫错了那…

等熬到初二就好了,开始走亲戚。特别是去姥姥家,除了能敞开肚子吃好吃的,还有免死金牌护身。只要拿到压岁钱,赶紧往小卖部跑,泡子枪、小摔炮真稀罕人。至于挨骂,守(面对)着爸妈,那肯定把黑锅甩给表弟:是他拉我去的。当然了,守着二姨,黑锅就自觉点背着吧。压岁钱不赶紧花就被娘要回去了,美名其曰:帮你保管着。

等走完亲戚,猛一抬头,那日历上的日期在无声提醒:快开学了啊,作业写完了?
赶紧到处打听,谁的作业写完了?快借我抄抄啊,江湖救急,等以后咱还是好哥们。
一切仿佛就在昨天,却已不是昨天。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oquming.com/105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