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心理成长报告3000字大学版,个人心理成长报告3000字大学版怎么写

#头号解忧馆#

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90后,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深有体会,有些问题直到现在依然影响着我的生活。虽然现在长大了有所了解,但堆积在心里的时间太久已很难改变了。

从我记事起,我好像就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,父母长期在外务工,大概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。而且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回家过年,我都没什么印象,感觉不认识跟陌生人一样,然后告诉我是我爸妈,反正在我读小学前对父母都没印象,因为一年里很少时间生活在一起。后来在我八岁开始上小学那时,每当放暑假时,爸妈都会接我去他们工作的地方广东玩。每次去都有一个同村的小伙伴和我一起去,他的爸妈和我爸妈在同一个地方工作,也住在一起,一个群居房。每次我两暑假去的时候都很开心,感觉外面的一切都很新鲜。那些日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,爸妈会买新衣服给我穿,买玩具,吃海鲜,带我去照相,去海边玩,去老乡家串门,认识那些叔叔阿姨,认识哥哥姐姐,一起玩耍。那时的我活泼开朗,嘴很甜,叔叔阿姨也很喜欢我。那时的大家一起出门在外打工也互帮互助,相处很好,经常一起串门吃饭,谈天说地。

这样连续几年都是很美好的回忆,直到我读四年级那年一切都变了。那一年,我和以前一样暑假去爸妈那里玩,爸妈依然对我很好,可是中间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。有一天我看到了爸妈因为什么在争吵,甚至打架,我不懂,我感到很无助害怕,我只能哭泣着叫他们不要,我想要逃离,我不知道跟着爸爸还是妈妈,直到现在生活中我依然害怕争吵,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。那年以后我就渐渐不怎么喜欢去爸妈那里了,感觉也不是很开心,我总害怕又会发生那样的事。

所以基本上一年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和爷爷在一起生活。虽然条件没那么好,但我无拘无束,开心快乐。白天爷爷去田里干活,我在学校里有同学一起玩,在村子里有小伙伴,那是属于每个人的童年时光,各种童年趣事。但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害怕孤独,每次爷爷去田里干活,我看到天色已晚爷爷还没回来,我就担心害怕,着急着去找爷爷,这时候小伙伴也都回家了,这样的经历真的太多了。老家的这段童年时光,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美好的。

而到我要读五年级那年,爸妈计划搬家到镇上去。我知道后非常不舍的,非常难过。毕竟这里是自己的老家,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,有着一起玩耍的小伙伴,一起学习的同学。而且搬到镇上面对陌生的环境我不知道怎么适应。但那一天我还是坐上那趟离家的车。

来到新的环境,我非常不适应。在学校里我显得很害羞,不怎么主动找同学玩,也不怎么爱说话,有时候自己一人发呆,沉思,想念老家的生活。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,我逐渐调整过来了。我也交到了几个知心朋友。可是每当我离开学校一个人在家时,我就感到孤独,莫名失落。我把所有的心事都藏在心里,不对父母说,爷爷又不懂。我时常一个人躲在门后默默哭泣,以至于我现在好像眼泪流干了一样,很难掉泪。好在五年级到初中毕业这段时间的学校里的生活还是很美好的,我们的班级氛围真的是太好了,非常团结有凝聚力,大家一起有些许多美好的经历。其中最让我怀念的日子,记忆最深刻的日子就是去县城中考那几天的生活。大家提前整理好学习资料,生活用品等。中考前一天早上,大家一起乘坐去县城的大巴,一路上欢声笑语。到了县城后大家就一起入住在学校安排好的宾馆里,这两天大家要在这里一起生活,吃饭。这样大家好像家人一样的生活真的太美好了。有过这么多美好的共同经历,所以直到现在我们的同学情谊还是那么纯洁美好,没有变味。

也许是因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,也许是因为我不主动,曾经要好的朋友也渐渐失去联系,或者说没有共同话题,也不知道说什么。但我依然庆幸曾经有过那么美好的友谊。以前的我能忍受孤独,觉得一个人什么的,可现在的我多么希望能有几个知心朋友,多好啊,果然人是会变的。

最大的问题是我与父母的关系。我感觉相处的非常陌生与不自然。我知道他们对我好,我也想做出改变,但感觉很难。我甚至害怕和他们在一起生活,非常拘束。所以我很少电话联系父母,节假日内心也很抗拒似的不想去他们那里,我觉得自己太不孝了,我把所有的事藏在心里,从不对父母说。我现在总觉得自己很可悲,很后悔。可悲的是自己现在孤独一人,后悔的是以前没有主动和父母沟通,吐露心声。我时常羡慕别人与父母相处那么和谐开心,没有隔阂,就跟朋友一样。
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oquming.com/83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