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皮鲁传读后感20字,皮皮鲁传读后感20字以下

皮皮鲁传读后感20字,皮皮鲁传读后感20字以下

——慢品讲堂《百草园到三味书屋(第二讲)

读出中年鲁迅的童心

每个人都会长大,可我们始终都有一颗童心。这句话感觉应该是一位名人或者一位伟人说的,只可惜它出自鄙人之口,实在谈不上有多深奥,有多富含哲理。可我读出了鲁迅中年时的童心,就在他写百草园的文字里。

首先,来看两个词“不必说”“也不必说”。大家不要怕,我不会让大家去模仿造句的。我说的是这两个词的意思,“不必说”就是没必要说的意思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用这个词的场景,就是当你不想说或者不能说某些东西的时候,你才会说“不必说”。大家想想是也不是?

可大家看鲁迅,“不必说碧绿的菜畦,光滑的石井栏,高大的皂荚树,紫红的桑椹;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,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,轻捷的叫天子(云雀)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。”这是不必说呢还是必须说呢?很显然,鲁迅是非常愿意讲出来的,因为这些陪伴了他整个童年的景物,给了他欢乐,给了他童真,给了他幸福。所以,当鲁迅讲出那些话的时候,内心是喜悦的,是骄傲的,所谓的“不必说”,其实是不必和读者细说,细说那些景物是如何给自己带来了欢乐。当然,我们在第一讲的时候恰恰也读出了他的这种欢乐。

鲁迅心中的喜悦和骄傲是只有他一个人能够享受的,所以也不必说了,大有一副“就不告诉你,就不告诉你,就~不告诉你”的骄傲自得模样。这不就是童心吗?

再来看两个词“倘若”和“如果”。哈哈,又是两个词。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是“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,便会……”和“如果不怕刺,还可以……”这两个词都表示假设,按理说未发生的事情才用假设。难道说作者儿时没有按住过斑蝥的脊梁?那他怎么知道斑蝥会从后翘喷出一阵烟雾。难道他没有摘过覆盆子?那他怎么会知道覆盆子的色味要比桑椹好得远。显然这是不成立的。

按斑蝥,摘覆盆子肯定是事实,那前面的“倘若”和“如果”肯定就不是跟自己说的了,对,那是跟我们读者说的。言外之意就是倘若你去按住斑蝥的脊梁,你也会看到它喷出一阵烟雾,如果你不怕刺,你也可以摘到覆盆子。事实上你按不按、怕不怕都无关紧要了,反正你也不会看到百草园里的斑蝥,不会吃到百草园里的覆盆子,只有“我”能。你看,这又是一幅志得意满的孩子样,这就是童心。

还有两个词,一个“ade”,另一个也是“ade”,这出现在文章的第九段。下面注释说这是德语,是“别了”的意思。记得我第一次当老师让学生读这篇课文的时候,我让大家把这个单词换成了汉字“别了”,虽然读起来连贯了,可不是原文的味道了。你也许会问,原文什么味道,是“洋味”吗?

大家可以想一下,一个人说着一口夹杂着几个外语单词的普通话的情景,其实现在好多明星不也这样吗?——参加了一个party,玩得很high——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说实话,这种情况很让人讨厌。可我们在这儿并不在讨论这种人给我们的感受,而是要通过他这样的语言表达看出他说话时的内心世界。——对,这是在炫耀。鲁迅也是在炫耀,可鲁迅的这种炫耀并未引起我们的反感。他要去三味书屋了,要和陪伴了他整个童年的“伙伴”们说再见了,而这个“ade”是中年的鲁迅说出来的,虽然是分别,却是幸福的分别,是与别人无法言说的分别,这种分别没有伤感,没有眼泪,有的只是内心的欣慰和满足。他是炫耀给我们看的,你看,这该死的童心。

最后,还有一个词——“我的”。文中共出现了四处,分别是:“我的乐园”、“我的蟋蟀们”、“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”和“我的先生”。虽然出现了四次,数量上少了点儿,但作为用词很谨慎的大文豪来说,这就足够多了,而这也绝对是作者真实的情感表露。他毫不客气地说出蟋蟀是“我的”,覆盆子和木莲们也是“我的”,百草园也是“我的”,连后面要写的教书先生也是“我的”。这并不是表面的占有或者直接的隶属关系,这是作者情感上的依赖,是作者回忆当中最有价值、最有温度的人和事和景,是作者精神世界里不可分离的依存。可表现在文字上,却是那样的充满童真,充满俏皮,充满孩子气。这不也是童心吗?


这是水淼·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发布的文章,故有此标记(2022-11-09 08:57:22)
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oquming.com/85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