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”真不是浪得虚名。观“米脂婆姨史展览馆”,方知米脂婆姨除了代言人貂蝉外,近现代史上也是高人辈出:李自成婆姨高挂英就不说了,都是米脂人!另外分别还有:米脂第一个女共产党员、杜聿明夫人曹秀清;中共北平第一任市委书记张友清夫人艾静茹;高岗第一夫人杨芝芳;林彪第一夫人,“陝北一枝花”张梅;杨振宁原配杜致礼
…….
仅就这个名单也会吓死个人。
自然,世上有阴便有阳,有女就有男,有婆姨就一定会有汉。
再说绥德“汉”。秦将蒙恬,汉代李广,初唐张平高,南宋韩世忠……都是绥德历史上的铮铮汉子,由此看来,绥德的汉同样也非浪得虚名。
到了陝北,方知“汉”特指婚后的精壮男人,血气方刚,精力旺盛,巳有血脉传承,最不惧死。我等抱烟子老头,已无缘称汉,只能叫“老汉”或“老汉汉。
没结婚的青皮小伙大嫩太弱只能称“后生”。
比较复杂。
米脂、绥德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这么多巾帼美女豪杰英雄,而进入当代,这种血脉的千年延续为何嗄然而止?
仔细探究发现,米脂绥德地区历史上长期是陕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是守护首都的重要门户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,能够吸引、集聚各方面的精英人群,能够涵养一池高贵血脉,能够培育出敢爱、敢恨、敢为天下先的浩然文化。试想,一个连吃饭都成问题,衣不蔽体,文化落后,孤陋寡闻的穷困地区,能够孕育出这么多的英雄美女?
进入当代,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,获取财富的方法发生革命性改变,交流交往方式也全然不同以往。在这场颠覆性的变革中,就像黄河文化被长江文化所替代一样,米脂绥德落伍了,它由秦代的副国级及以后的省军级、民国时的地市
级直接撸到现在的县团级,且米脂还曾长期是贫困县。由此看来,婆姨与汉的血脉枯竭也在情理之中,“婆姨”和“汉”的品牌要想重新走向全国,还有漫长的路途。
如果“像建设首都一样建设延安”的想法没能实施的话,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…….
很难。
也许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”只能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故事中了。




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oquming.com/9182.html